索 引 號 | FZ11100-3000-2025-00006 | 文號 | 羅政綜〔2025〕32號 |
發布機構 | 羅源縣人民政府 | 生成日期 | 2025-02-28 |
標題 | 羅源縣人民政府關于2024年法治政府建設工作情況的報告 | 有效性 | 有效 |
內容概述 | 羅源縣人民政府關于2024年法治政府建設工作情況的報告 |
索 引 號 | FZ11100-3000-2025-00006 | ||
文號 | 羅政綜〔2025〕32號 | ||
發布機構 | 羅源縣人民政府 | ||
生成日期 | 2025-02-28 | ||
有效性 | 有效 | ||
標題 | 羅源縣人民政府關于2024年法治政府建設工作情況的報告 | ||
內容概述 | 羅源縣人民政府關于2024年法治政府建設工作情況的報告 |
福州市人民政府:
2024年,羅源縣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聚焦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及習近平法治思想,以推動落實我縣法治建設“一規劃兩方案”為抓手,以服務保障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為切入點,以全面深化法治領域改革為著力點,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加快建設法治政府。現將羅源縣2024年法治建設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加強統籌協調,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向縱深發展
一是堅持高位推動。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嚴格落實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始終把黨的領導貫穿到法治政府建設全過程,將法治政府建設作為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任務,制定印發《中共羅源縣委全面依法治縣委員會2024年工作要點》等文件,明確各部門責任分工,形成齊抓共管工作態勢。
二是狠抓“關鍵少數”。通過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帶頭深入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及上級會議精神,持續推動領導干部學法常態化。同時嚴格落實領導干部任前法律考試制度,2024年共組織5場考試,72名領導干部參考且全員通過,合格率達100%;將法治課程納入干部培訓體系,開展入黨對象培訓、基層黨務干部培訓等專題班10期,覆蓋學員862人次,強化干部隊伍法治素養。
三是深化責任監督。召開2023年度現場述法專題會議,組織4家單位主要負責人現場述法,其余36個縣直單位及9個鄉鎮黨政負責人提交書面述法報告,全面壓實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形成“以述促改、以述促干”的閉環監督機制。
(二)深化簡政放權,推動法治化營商環境更加優化
一是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動“高效辦成一件事”落地見效線上與線下服務融合互補,推出“一件事打包辦”套餐24組,滿足跨部門、跨事項辦事需求,全年辦理相關業務182件。同步推進“全城通辦”“一網通辦”,通過省網上辦事大廳發布4775條辦事指南,實現即辦事項占比78.8%、全流程網辦率74.45%、“一趟不用跑”事項占比79.88%,政務服務事項平均辦理時限壓縮93.73%。
二是深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改革。推行聯合審批、全程代辦、審批專班靠前服務等機制,保障重大項目高效運行。2024年,圍繞33個攻堅前期項目開展研究走訪,推進173個節點任務;組織開展進園區服務活動66次,提供上門指導,通過“云代辦”幫辦審批事項36件,獲企業高度評價。
三是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1.強化民營企業法治服務。出臺《關于落實新時代民營經濟強省戰略法治服務保障的若干措施》等文件,統籌法治羅源建設。2024年開展“法潤榕城·檢察助企”“法治體檢”“律企同行”等專項活動13場,助力民營經濟健康發展。2.完善公平競爭審查機制。建立縣公平競爭審查工作局際聯席會議制度,由分管縣領導任召集人,定期部署任務、明確職責。2024年邀請省級專家黃功允在縣政府常務會上開展《公平競爭審查條例》專題培訓,提升審查能力。3.創新信用監管模式。依托協同監管平臺推進“雙隨機、一公開”跨部門聯合抽查,制定縣年度工作計劃。2024年開展抽查7次,檢查企業488家,實現分類管理、精準監管。
(三)推動良法善治,持續健全依法行政制度體系
一是健全決策監督機制。嚴格執行重大行政決策程序制度,規范落實調研論證、公眾參與、方案協調、合法性審查、集體討論決定、決策結果公開等全流程管理。建立行政機關內部重大決策合法性審查機制,完善重大決策終身責任追究及責任倒查制度。
二是推行政府法律顧問制度。組建以法治機構人員為核心、吸納專家和律師參與的法律顧問隊伍,常態化列席縣政府常務會議,落實會前合法性審查工作,為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法治化保駕護航。
三是強化規范性文件管理。制定印發《羅源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進一步加強行政規范性文件制定和備案審查工作的通知》,促進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工作規范化標準化,進一步提升工作運行質效。2024年,向市政府、縣人大常委會報送備案行政規范性文件5件。建立健全規范性文件專項清理常態長效機制,開展涉及不平等對待企業的規范性文件政策文件專項清理工作,及時修改、廢止涉及不平等對待企業的政策措施,推進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
(四)規范文明執法,推動行政執法實現質效提升
一是深化執法體制改革。依托“閩執法”平臺建立“綜合查一次”“片區聯合執法”制度,對同一執法對象整合多部門事項聯合檢查,實現“進一次門、查多項事”,有效減少重復執法、多頭監管問題,優化營商環境。2024年已公布首批“綜合查一次”事項清單及年度計劃,涵蓋11類檢查內容,完成聯合檢查39次,累計減少檢查44次。
二是增強執法監督效能。印發《羅源縣2024年行政執法監督工作方案的通知》,推進罰款實施專項監督工作,監督檢查執法單位2024年以來辦結的罰款類處罰案件隨意給予頂格罰款或者高額罰款,隨意降低對違法行為認定門檻、擴大違法行為范圍等情況。開展執法案卷評查,以“交叉評查+結對互評”的方式帶動各執法單位互學、互促。
三是推進數字法治建設。1.規范行政執法數字化流程,推廣應用省一體化大融合行政執法平臺,嚴格對標法律法規管理執法人員,固化行政檢查、處罰、強制等標準和流程,確保執法規范化。2.優化交通管理數字服務,建設交警24T自助服務中心,推行交通違法指尖辦理便民措施21項,完善輕微交通事故線上快處快賠機制,提升群眾辦事便捷度。
(五)化解矛盾糾紛,推動社會治理和諧有序
一是矛盾糾紛多元化解。開展“百所千會大調解”“矛盾糾紛大排查大化解”行動,整合縣鄉村三級調解資源,動態優化調解專家庫,成功化解重大疑難糾紛15件,筑牢人民調解“第一道防線”。培育鳳山鎮“陳麗琴金牌調解工作室”、霍口畬族鄉“雷哥調解工作室”、鑒江鎮“鄰親調解工作室”等基層品牌,推動調解服務精準下沉。成立“羅源縣青年企業家商會人民調解委員會”,強化行業性、專業性調解組織建設,助力社會矛盾源頭預防。
二是普法依法治理提質增效。落實“八五”普法規劃,圍繞營商環境優化、“憲法宣傳周”等主題,開展法治燈謎、剪紙等特色活動,將畬族元素融入普法教育,打造民族法治文化名片。升級青少年法治教育實踐基地、法治文化長廊等示范點(如民族中學、濱岐社區),實現法律知識“觸手可及”。組建“羅源普法快板小分隊”,以“兩違”、反家暴、禁毒等熱點問題為內容,通過快板表演傳播法律知識,增強群眾法治觀念。培育農村“法律明白人”隊伍,開展線上線下培訓10場次、覆蓋243人次,發揮其在矛盾化解、法治宣傳中的示范作用。
三是公共法律服務優化升級。按照《福建省新時代法治人才培養方案(2021-2025年)》,加強調解員、律師、公證員三支隊伍能力建設。推進律師、公證、調解、法律援助協同聯動,構建網絡、實體、12348熱線“三臺融合”服務體系,為企業和群眾提供更加優質便捷的法律服務。2024年,村(社區)法律顧問共為群眾提供法律咨詢服務121人次、舉辦32場法治講座,依托“12348”公共法律服務熱線平臺開展接聽服務2676人次。
二、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2024年,羅源縣法治政府建設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與上級要求和人民群眾期盼還有差距,如,涉企法治服務的精準性和前瞻性有待提升;法治宣傳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還需進一步增強,法治建設的影響力還不夠大。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進一步落實落細習近平法治思想。堅持將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深化法治戰線全員培訓、專題研討和主題宣講,推動法治精神融入基層治理實踐,構建多層次、全覆蓋的法治宣傳教育體系。
(二)進一步完善法治政府建設長效機制。健全法治政府建設統籌協調和動態評估機制,強化規范性文件全生命周期管理,加強備案審查能力建設。嚴格落實法治督察制度,壓緊壓實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
(三)進一步推進政府職能優化轉型。以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為主線,深化“放管服”改革,推進審批流程重塑和服務效能升級。加強“互聯網+監管”體系應用,探索包容審慎監管新模式,持續擴大“減證便民”惠企利民覆蓋面。
(四)進一步推動執法能力現代化升級。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加快“閩執法”平臺全域應用,強化執法數據共享與智能分析,增強綜合執法智慧化協同,推動執法規范化水平整體躍升。
羅源縣人民政府
2025年2月28日
(此件主動公開)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