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堅持“3820”戰略工程思想精髓,堅定發展自信、產業自信、文化自信、生態自信,以滿懷激情的工作熱忱和躬身入局的務實擔當,全面建設可持續發展的現代化美麗海灣新羅源,推動中國式現代化羅源實踐取得新進展、新成效。緊盯全年經濟發展目標和縣委縣政府中心工作,推動各項工作取得顯著成效。全年經濟總量突破500億元大關,主要經濟指標穩步增長,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全縣經濟運行保持良好態勢。
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2024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510.54億元,同比增長6.8%,在全市十二縣區排位并列第3,增幅較全市平均水平(6.1%)高0.7個百分點。從三次產業發展情況來看:第一產業增加值61.97億元,增長3.2%,全市排位第6,增幅與全市平均水平(3.2%)持平;第二產業增加值279.93億元,增長8.3%,全市排位第5,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7.9%)高0.4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加值168.63億元,增長5.6%,全市排位并列第6,增幅與全市平均水平(5.2%)高0.4個百分點。
三次產業對GDP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5.9%、66.4%和27.7%,分別拉動GDP增長0.4、4.5和1.9個百分點,三次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別為12.1、54.9和33.0。與上年快報相比,第一產業比重下降1.8個百分點,第二產業比重提高1.2個百分點,第三產業比重提高0.6個百分點。
一、農業生產形勢良好
全年,全縣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09.1億元,同比增長3.2%,全市排位并列第6,與全市增幅(3.2%)持平。分行業看,農業完成產值29.9億元,增長4.5%;林業完成產值13.7億元,增長-9.2%;牧業完成產值8.3億元,增長4.5%;漁業完成產值65.5億元,增長2.9%;農林牧漁服務業完成產值4.1億元,增長4.1%。
二、工業生產持續向好
全年,全縣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2.2%,全市排位并列第3,較全省(6.7%)、全市(9.0%)分別高5.5和3.2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產值比增8.8%,前三大主導產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不銹鋼業產值增長6.2%,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產值增長27.7%,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產值增長0.6%,分別拉動我縣規上工業產值增長4.7、1.0和0.3個百分點
三、服務業實現較快增長
分行業看,批發和零售業增長11.8%,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增長7.8%,住宿和餐飲業增長7.2%,金融業增長0.8%,其他服務業0.2%,房地產業增長-10.9%。1-11月,全縣規上服務業實現營業收入35.2億元,同比增長12.3%。生活性服務業持續恢復,居民服務、修理和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16.1%。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增長12.3%;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增長11.5%;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業增長9.0%;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增長6.7%。
四、投資平穩增長
全年,全縣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6.7%,較全省(6.9%)、全市(3.9%)分別高9.8和12.8個百分點。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增長5.0%,第二產業投資增長22.3%,第三產業投資下降0.5%。民間投資增長14.4%。高技術產業投資下降1.6%,其中高技術制造業和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分別增長1.6%、1.5%。先進制造業投資增長13.7%,拉動固投增長5.2個百分點。
五、消費市場穩中有進
全年,全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5.5億元,增長8.7%,較全省(4.4%)高4.3個百分點,較全市(5.3%)高3.4個百分點。限上社零增長12.8%,其中城鎮增長15.2%,鄉村增長3.3%;餐飲收入增長10.2%,商品零售增長13.9%。
六、進出口增長較快
全年,全縣進出口總額完成49.0億元,增長-5.5%。其中,出口總額完成25.0億元,增長24.2%;進口總額完成24.0億元,增長-24.0%。
七、居民收入穩步提升
全年,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1956元,增長6.4%,較全市增幅(5.3%)高1.1個百分點;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46002元,增長6.0%,較全市增幅(4.7%)高1.3個百分點;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3586元,增長6.6%,較全市增幅(6.8%)低0.2個百分點。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進一步縮小,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為1.95,比去年同期縮小0.01。
八、財政金融運行良好
全年,全縣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23.5億元,增長7.7%,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7.1億元,增長11.8%。
12月末,全縣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242.2億元,增長11.0%;貸款余額288.6億元,增長11.4%。